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教案,希望能帮助大家!如果这14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,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高二语文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教案相关的文章。
【教学目标】
(相关资料图)
1.了解孟子所提倡的“仁政”思想,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“好辩”“善辩”的主客观原因。
2.掌握“凶、察、兵、直、数”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,了解“于、之”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。
3.了解“或……或……”“直……耳”“是……也”“是何异于……”等几个句式的特点,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。
【教学重点】
1.结合本文学习,联系历史资料,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。
2.理解“以五十步笑百步”这一比喻的内涵。
【教学难点】
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、逻辑性。
【教学时数】
3教时
一、激趣导入
[互动设计1] 视频播放《五十步笑百步》
千秋亚圣-孟子:他是继孔子后又一个儒学大师,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学思想,形成了自己的儒学理论――主张行仁政,强调“民贵君轻”,提出“性善”论。被尊为“亚圣”,和孔子一起合称“孔孟”。
孟子的仁政思想:
1.民本思想: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
2.邦国的主权在民: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
3.用人以民意为准:选拔、杀掉某些人,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,不能只听大臣、大夫之言
4.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:不扰民、与民同乐
5.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
6.反对不义的战争: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
二、整体感知
[互动设计2] 背景介绍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选自《孟子梁惠王》,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。
“上古竞于道德,中世逐于智谋,当今争于气力。”(《韩非子五蠹》)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,“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力功争强,胜者为右”(刘向《战国策序》)。各国诸侯争城夺池,角逐武力,蚕食鲸吞,征战不断;人民徭役繁重,水深火热,朝不保夕;社会混乱,礼制崩坏,世风倾颓,剧烈动荡。权势与暴力被推崇,霸道被视为天道,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,由大国以“力”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。
公元前361年,魏惠王迁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,此后,魏又称梁,魏惠王又称梁惠王。在梁惠王中晚期,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,失去了昔日的强盛。公元前334年,梁惠王“卑词厚币以招贤者”,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。孟子被“招贤”应邀来到魏国。梁惠王对孟子说:“寡人不佞,兵三折于外,太子虏,上将死,国以空虚,以羞先君宗庙社稷,寡人甚丑之。叟不远千里,辱幸至弊邑之廷,将何以利吾国?”孟子则以“何必曰利,亦有仁义而已矣”对答,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。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。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:“贤者亦乐此乎?”孟子以“贤者而后乐此,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”对答,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,证明了贤者“偕乐”与不贤者“独乐”有截然不同的结束:文王关爱百姓,百姓爱戴他,因而文王能享其乐,夏桀不恤百姓,百姓怨恨他,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。正是在接触、交谈的过程中,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,于是有了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。
三、合作探究
[互动设计3] 字词整理
1.给下列字注音
王好战 弃甲曳兵ye 数罟不入闯 gǔ wū 衣帛yi 鸡豚狗彘zhi 庠序xiang 饿莩piǎo
2.词语讲解
凶:
(1)不吉祥,不幸
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(《荀子》) (顺应自然的变化,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;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)
(2)庄稼收成不好
河东凶亦然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(3)凶残、残暴
攘除奸凶(《出师表》)
(4)恐惧而喧嚷骚动
敌入而凶(《国语》)(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)
察:
(1)观察、仔细看
徐而察之(《石钟山记》)
(2)考察
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(《曹刿论战》)
(3)考察后推荐
察臣孝廉(《陈情表》)
(4)明智、精明
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(东方朔《答客难》)
兵
(1)兵器、武器
兵刃既接 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(《过秦论》)
(2)军事、战争
兵者,国之大事 (《孙子兵法》)
(3)军队
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(4)士兵
可汗大点兵 (《木兰诗》)
直
(1)与“弯”相对
木受绳则直(《劝学》)
(2)正确的、正直的
与贵酋处二十日,争曲直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
(3)面对、遇到
与单于相直(《汉书》) (与单于相面对)
(4)价值,后写作“值”
系向牛头充炭直(《卖炭翁》)
(5)副词,仅,只是
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 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(6)副词,径直、一直
侯生摄敝衣冠,直上载公子上坐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(7)副词,竟然
可以为富安天下,而直为此廪廪也(《论积贮疏》)
数
(1)数目、数量
愿令得补黑衣之数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
(2)几,几个
以刀劈狼首,又数刀毙之(《狼》)
(3)命运
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(《六国论》)
(4)密,与“疏”相对
数罟不入闯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
Shǔ
(5)计算
蒙冲斗舰乃以千数(《赤壁之战》)
(6)屡次
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(《陈涉世家》)
通假字
(1)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〖无〗通“毋”
(2)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〖颁〗通“斑”
(3)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〖涂〗通“途”
[互动设计4] 词类活用
名词活用作动词
(1)填然鼓之 〖鼓〗打鼓
(2)树之以桑 〖树〗种植
(3)七十者衣帛食肉 〖衣〗穿
(4)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 〖王〗称王
(5)王无罪岁 〖罪〗归罪
动词作名词
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(活着的人,死去的人)
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(认真从事)
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 (使….迁移)
[互动设计5] 特殊句式
状语后置句
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
宾语前置
未之有也
判断句
非我也,岁也 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
[互动设计6] 固定句式
1.直不百步耳 ,是亦走也 (只是……罢了,那还是……)
2.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 (有的…有的….)
3.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:“非我也,兵也”? (这与……有什么不同呢?)
例1 下列有关“以”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
A.树之以桑
B.以五十步笑百步
C.请以战喻
D.愿得补黑衣之数,以卫王宫
例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
A.河内凶(有战乱)
B.邻国之民不加(增加)少
C.填然鼓之(代词,代“鼓”)
D.弃甲曳(拖着)兵而走
例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
A.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
B.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
C.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,或轻于鸿毛,或重于泰山
D.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
例4 对下列各句中“之”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
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
A.①⑤/③/④/② B.①③⑤/②/④
C.①②④/③⑤ D.①②⑤/③④
例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
A.请以战喻
C.王无罪岁
D.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[互动设计7] 文章结构
第一部分:(1)
提出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,引出论题。(梁惠王自谓“尽心于国”,问孟子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)
朗读指导
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,所以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”读时,重音应落在“尽心”二字上,“焉耳矣”三个语气词连用,表委婉、伤感的语气。“河内”四句直承上句,“移民”“移粟”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,应一气读完,“河东凶亦然”是省略的文字,故“亦然”应重读,起强调作用。“察邻国之政”两句,前句轻读,后句重读,有自诩之意,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,为下文提问作铺垫。最后“何也”要读出疑问语气,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。
第二部分:(2-4)
分析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,指出本质。(以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。)
对“五十步笑百步”喻义如何理解?
点拨:孟子通过设喻――设圈套,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:“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这正好走进“圈套”,所以孟子说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”,回答了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。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,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,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,必须施仁政,行王道。
朗读指导
面对梁惠王的提问,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,但他隐而不说,先设喻。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,语气应平缓。“则何如”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,轻读。惠王不知是计,回答“不可”语气平常。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,孟子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”这句话有潜台词,读时语气要从容。
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: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
第三部分:(5-7)
阐述市“民加多”的具体措施。论述观点:要行王道。(回答梁惠王的疑问)
朗读指导
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,全段三大句,每句为一层,语势逐层上升,要突出最后一层,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。“养生丧死无憾”一语出现两次,前者轻读,后者重读。
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,四个“矣”表陈述语气,气势充沛,要读出层次。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,要读得坚定有力,其中应有劝勉之意。
选一男生朗读5、6段,其余同学点评。
学生齐读5、6段,背诵。
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: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
第7段朗读指导
“狗彘食人食”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yin,朗读时,要读出义愤之情来。“涂有饿莩”句要读出悲愤、严厉的语气。“人死”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,应读出讽刺意味。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,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。最后,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,应用和缓、劝慰的语气来读。
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。
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: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
学生背诵课文5、6、7段
四、整合评价
[互动设计8] 归纳
孟子“仁政思想”的.具体内容
1. 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,他认为应该“不违农时”,让利于民,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。
2.孟子表明了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的理想,具体的说,要是让民众安居乐业。
3.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,提出了“谨庠序”的主张,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“衣帛食肉”,“不饥不寒”。
4.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,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,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,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[互动设计9] 写作特点
说理结构严谨
比喻生动形象
感情充沛昂扬
论辩雄辩缜密
五、拓展延伸
[互动设计10] 讨论
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? (古为今用)
1.孟子的“王道”思想包括“温饱”和“教化”两部分,也就是今天的“物质文明” 和“精神文明”;
2.开发自然资源,做到“不滥”、“不竭”,是今天的“可持续发展农业”的概念。
六、研讨练习
结合自己生活实际,说说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。
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
1.了解孟子所提倡的“仁政”思想,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“好辩”“善辩”的主客观原因。
2.背诵课文。
能力目标
1.掌握“数、发、直、兵、胜”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,了解“于、之”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。
2.了解“或……或……”“直……耳”“是……也”“是何异于……”等几个句式的特点,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。
德育目标
结合本文学习,联系历史资料,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。
教学重点
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“仁政”思想的理解,背诵课文。
教学难点
1.理解“以五十步笑百步”这一比喻的内涵。
2.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、逻辑性。
教学方法
1.诵读教学法。包括朗读和背诵。要求做到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,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。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,或个别朗读、集体朗读,或轮流朗读、分角色朗读,读后有评,以评促读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。
2.点拨教学法。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,语句看似浅显,内涵却较艰深。为此,在背景资料介绍、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,避免学生囫囵吞枣。
3.讨论法。应与诵读同步进行,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教具准备
多媒体CAI课件、录音机、教学磁带、投影仪、相关文字资料。
课时安排 3课时
教学步骤
预习提纲
1.朗读课文,结合注释,借助工具书,掌握重要词语的音、形、义。
2.结合注释,疏通文意。
3.初步了解孟子“仁政”思想。
教学要点
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,初步掌握全文大意。师生共同分析1~4段,背诵1~4段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语设计
同学们,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,其中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和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,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。“得道多助”“失道寡助”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。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,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。今天,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。(板书文题)
二、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
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子的介绍了解孟子。
教师适当补充: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,主张效法先王,推行仁政,宣扬性善,反对功利,反对战争,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,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。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、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,具有进步意义。
背景资料(多媒体显示)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选自《孟子·梁惠王》,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。
“上古竞于道德,中世逐于智谋,当今争于气力。”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,“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力功争强,胜者为右”(刘向《战国策序》)。各国诸侯争城夺池,角逐武力,蚕食鲸吞,征战不断;人民徭役繁重,水深火热,朝不保夕;社会的混乱,礼制崩坏,世风倾颓,剧烈动荡。权势与暴力被推崇,霸道被视为天道,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,由大国以“力”统一天下的.态势已初步形成。
公元前361年,魏惠王迁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,此后,魏又称梁,魏惠王又称梁惠王。在梁惠王中晚期,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,失去了昔日的强盛。公元前334年,梁惠王“卑词厚币以招贤者”,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。孟子被“招贤”应邀来到魏国。梁惠王对孟子说:“寡人不佞,兵三折于外,太子虏,上将死,国以空虚,以羞先君宗庙社稷,寡人甚丑之。叟不远千里,辱幸至弊邑之廷,将何以利吾国?”孟子则以“何必曰利,亦有仁义而已矣”对答,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。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。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:“贤者亦乐此乎?”孟子以“贤者而后乐此,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”对答,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,证明了贤者“偕乐”与不贤者“独乐”有截然不同的结束:文王关爱百姓,百姓爱戴他,因而文王能享其乐,夏桀不恤百姓,百姓怨恨他,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。正是在接触、交谈的过程中,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,于是有了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。
学生浏览、把握背景。
四、熟读课文
1.放录音两遍。
第一遍学生听,要求认真听,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。
第二遍,学生跟着录音轻读。
2.学生各自朗读课文,注意断句,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。
3.教师出示投影,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。
(1)选出加点字音、形正确的一项( )
A.养生丧(sānɡ)死 不可胜(shènɡ)食 庠(xiánɡ)序之教
B.饿莩(piāo) 龟玉毁于犊(dú)中 孝悌(dì)之义
C.数(shù)罟不入污(wū)池 然而不王(wánɡ)者
D.鸡豚(tónɡ)狗彘之畜(xù) 数罟(ɡǔ)
(2)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( )
A.河内凶(荒年) 曳(拖着)兵 谷(稻谷) 不可胜(尽)食
B.庠序(学校) 孝悌(孝顺父母) 斧斤(砍伐树木) 洿(浊水不流)池
C.饿莩(死人) 王无罪岁(年岁) 狗彘(母狗) 鸡豚(养猪)
D.勿夺(抢夺)其时 移粟(泛指谷物) 涂(通“途”,道路)有饿莩
(选两名学生回答,明确)
(1)A(B.莩piǎo;犊—椟;悌tì。C.数cù;污—洿;王wànɡ。D.豚tún。)
(2)C(A.谷:粮食。B.孝:孝顺父母;悌:敬爱兄长;斧斤:斧子。D.全对。C.饿莩:饿死的人;罪岁:归罪于岁;彘:猪;豚:小猪。)
4.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“民之加多”的语句。
5.结合注解朗读,了解文意。
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,学生遇到问题,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,组内自行解决,如有疑难,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,确定答案。
6.全班同学齐读课文。
五、师生共同研习课文
1.提问: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,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?
明确:民不加多。
提问:课文中谈及“民之加多”的语句有哪些?
学生明确。
教师出示投影,全文结构自然呈现。
投影:
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。(不要求精确,允许有不同表达)
明确:梁惠王自谓“尽心于国”问孟子“民不加多”的缘故。孟子以“五十步笑百步”作答,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,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。
2.研习第1段
(1)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
(2)理清背诵思路。
提问:梁惠王说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”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。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?
学生明确: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
提问:通过与邻国相比,梁惠王感觉如何?
学生明确: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。
提问: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?
明确:于国尽心,但民不加多。
板书:
梁惠王------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-------民不加多
邻国之君----不用心------------------民不加少
(3)朗读指导
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,所以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”读时,重音应落在“尽心”二字上,“焉耳矣”三个语气词连用,表委婉、伤感的语气。“河内”四句直承上句,“移民”“移粟”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,应一气读完,“河东凶亦然”是省略的文字,故“亦然”应重读,起强调作用。“察邻国之政”两句,前句轻读,后句重读,有自诩之意,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,为下文提问作铺垫。最后“何也”要读出疑问语气,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。
教师范读本段,学生试读。
提问:梁惠王为何对“民不加多”倍感忧虑?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?
学生讨论并交流。
明确:春秋战国时期,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,造成人口减少、地广人稀、兵员和劳动力匮乏。为达到富国强兵、拓扩疆土、问鼎天下的目的,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、吸引和控制人口,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,发展生产力。增殖人口,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,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“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”忧心忡忡。
即使在今天,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。实行计划生育,提倡晚婚、晚育、少生、优生,控制人口数量,提高人口质量,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,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。
3.研习第2、3、4段
(1)学生齐读2、3、4段。
(2)理清背诵思路。
提问: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?
明确: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“仁政”思想。
提问: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“邻国之政”并无本质区别的?
明确:孟子不直接回答“民不加多”的问题,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“战”设喻,这样便于启发对方。
提问:对“五十步笑百步”喻义如何理解?
学生思考、讨论。
明确:孟子通过设喻——设圈套,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:“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这正好走进“圈套”,所以孟子说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”,回答了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。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,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,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,必须施仁政,行王道。
板书:
梁惠王 孟子
民不加多?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以五十步笑百步,何如?
(移民移粟) (设圈套)
不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无望民之多于邻国
(走进圈套)
(3)朗读指导
面对梁惠王的提问,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,但他隐而不说,先设喻。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,语气应平缓。“则何如”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,轻读。惠王不知是计,回答“不可”语气平常。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,孟子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”这句话有潜台词,读时语气要从容。
教师示范朗读,学生低和。
学生尝试背诵2、3、4段。
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: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
六、布置作业
1.背诵1~4段。
2.理解掌握重点词语。
3.熟读5、6、7段。
语文 -寡人之于国也
.教案示例
教学目标
1.了解《孟子》的有关知识;
2.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、词、句知识;
3.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;
4.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。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整体感知
1.由《论语》导入新课。
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,我们经常“孔孟”并称,初中时,我们学习过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,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。今天我们学习《寡人之于国也》,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,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。
2.介绍《孟子》及孟子散文的特点(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)
3.教师范读课文(或播放朗诵录音)
(1)要求学生认真听,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。
(2)学生自由朗读课文。
(3)教师投影,正音:
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,给加下划线字注音,是通假字的要注明。
①弃甲曳( )兵
②涂( )有饿piǎo( )
③鸡豚( )狗( )之畜( )
④数( )罟( )不入wū( )池
⑤无( )失其时
⑥谨庠( )序之数
⑦颁( )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⑧申之以孝tì( )之义
明确:①yè②tú涂通假字,同“途”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⑤wú无 通假字,同“毋”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,同“斑’⑧悌
4.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,把握全文大意
讨论交流后,点拨: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是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的一章,是表现孟子“仁政”思想的文章之一。论述了如何实行“仁政”以“王道”统一天下的问题。
从具体段落来看,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:
第一部分(第一段),写梁惠王为自己“尽心于国”,而“民不加多”提出疑问。
第二部分(“孟子对曰”至“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”),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“民加多”的愿望,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,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,本质上并没有区别,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。
第三部分(第三段至第五段),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“民加多”的心理,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“统一天下”的宏愿,孟子提出自己的“仁政”主张。
二、课文分析
1.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,检查纠正读音、断句。
2.学生齐读课文
诵读指导:
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“自诩”的口气读出来。末尾“何也”要读得稍重一些,疑问语气加强。
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,语气应平缓。
第三部分排比,对偶句较多,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、感情激越、锐不可当的特点。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。
3.理清思路结构(在学生讨论、明确段意的基础上,教师板书)
4.学生对照板书,试背课文第1.2节
5.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,指导背诵方法
点拨、诱导:找出重点句,划分小层,理出思路,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,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,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。
三、布置作业
1.背诵课文第一、二两小节。
2.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。
第二课时
一、归纳文言文字、词、句知识
1.检查背诵第一、二小节。
2.归纳文中重点字、词、句的相关知识。
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,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、词、句,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,提问,教师纠错、明确,在课文注释及“思考和练习”的基础上补充。
(1)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
一词多义:时,①季节。(不违农时、勿夺其时、斧斤以时入山林)②时机、机会(无失其时)
王,①名词,音wáng,大王、君王、王侯。(王如知此、王无罪岁)②动词,音(wàng)称王,统一天下,王道。(然而不王者)
食,①动词,吃(谷不可胜食,七十者衣帛食肉)②名词,食物,吃的东西(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)
需掌握积累的实词:
河内凶亦然
弃甲曳兵而走
谷不可胜食(“谷”是“庄稼和粮食的总称”)
勿夺其时(“夺”是“失误”的意思。“勿夺其时”是“不要耽误农时”的意思)
(2)应掌握的通假字
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(“无”通“毋”,不要)
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(“颁”通“斑”)
涂有饿莩而不知发(“涂”通“途”,道路)
(3)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(投影练习――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)
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
(4)词类活用(投影练习――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,指出用法并解释,教师归纳)
名词作动词
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
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
(5)出自本课的成语
①五十步笑百步: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,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。
②弃甲曳兵: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(6)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
重点点拨:
然①代词,这样。(河内凶亦然、然而不王者)②助词,……地……的样子。(填然鼓之)
③连词,然而,但是。(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)④形容词,对。(太后曰:“然”。)
则 连词①顺接,就,那么。(则移其民于河东、则何如)②转接,却。(人死,则曰:“非我也,岁也。”)
以 介词,①用、拿、把清以战喻(用)树之以桑(拿)申之以孝悌之义(把)②介词,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③介词,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,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,相当于“而”,以卫王宫
(7)应掌握的文言句式
指名学生口译,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。
①否定句宾语前置
末之有也
②介词结构后置
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③判断句
是亦走也 非我也,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
④固定格式
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
(8)疑难语句的理解、翻译(指导学生翻译,小组合作修改)
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而不知发,人死,则曰:‘非我也,岁也。’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‘非我也,兵也’?”
点拨:要注意一词多义“食”的翻译,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。“涂”是“在路上”的.意思,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。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,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。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,情感应是激昂的。可译为:(贵族家的)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,(这些人)却不加以制止,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,(官府)却不知道开仓赈济,百姓(饥饿)而死,却说:‘不是我的过错,是因为年岁不好。’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,然后说‘不是我(杀的),是兵器(杀的)有什么不同?’
二、分析理解
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:
(1)“五十步笑百米”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?
点拨: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,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,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。可是,邻国之民不见少,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。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,老百姓看穿了他,又怎会来“送死”呢?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,“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后止,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”风趣地说明,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,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,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。本体和喻体的贴切,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。
(2)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,那么,他的理想政治――“仁政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?
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,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。教师提出问题,引导学生讨论,并适度归纳整理,适当补充说明,适时板书内容框架,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,引导学生背诵。
(3)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,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,为什么接着又说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”?
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:一方面,他认为人应该从善,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,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;另一方面,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,因为人人都有“善端”,只要自觉扩充它,就能养成高尚道德。所以,在孟子看来,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,就一定能自反,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,去虐政而行仁政,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。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,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。
(4)指导学生背诵第3-5节。
三、品味鉴赏
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,归纳.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。
点拨: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①结构严谨。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,铺张
教学目的
1.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,疏通文意,背诵全文,积累文言基本知识,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。
2.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,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,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。
3.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、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,了解其“大丈夫”人格的追求,提升精神境界。
4.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,拓宽阅读视野,培养探究意识,获得人生智慧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
重点: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,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
难点: “五十步笑百步”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
教学时数:两课时
说教学步骤:
第一课时
一、了解孟子
二、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,
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、解释文中的字词句。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?(师生共同解决)
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.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
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,换一种方式来读,同桌合作,分角色朗读,一个扮演梁惠王,另一个扮演孟子。
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
②读出感情(注意重音、语速、语气、语调和断句)
三、深入理解,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。
明确:梁惠王穷兵黩武,高高在上,急功近利,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,却自以为用心治国,感觉良好,很有些自负、傲慢和糊涂。他与孟子的谈话,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,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。
四、面对这样一位君王,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?
明确:第一步:讲故事,巧妙设喻,欲擒故纵,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。第二步:绘蓝图,排比铺陈,宣扬仁政,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。第三步:作回答,现实场景,击中要害,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。在此基础上,引导学生具体分析“五十步笑百步”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、两幅王道图景、最后批评梁惠王的“罪岁”。
五、布置作业。
本文是对话体,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。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,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,并说明理由。
1.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.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第二课时
一、学生合作,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。
明确:1.可以添加“寡人愿闻其详”之类的话。理由:通过“五十步笑百步”的寓言故事,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,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“尽心”与邻国之君一样,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。
2.可以添加“何也”之类的话。理由: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(“养生丧死无憾”)引出他的“王道”主张,但到底什么是“王道”还不是很清楚,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。
3.可以添加“先生所言有理,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”之类的话。理由:孟子的“王道”乐土“、仁政”美景,固然有感染力,能打动梁惠王,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,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,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,促其醒悟。
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,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,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,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。
二、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?
明确:1.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,把握情势,巧设陷阱,诱使对方入彀。
2.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,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,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。
3.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,气势磅礴,锋芒毕露,犀利明快。
4.具有特立独行、顶天立地的“大丈夫”精神。
三、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?
(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。)
投影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》中的有关资料,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。
孟轲,邹人也。受业子思之门人。道既通,游事齐宣王,宣王不能用。适梁,梁惠王不果所言,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。当是之时,秦用商君,富国强兵;楚、魏用吴起,战胜弱敌;齐威王、宣王用孙子、田忌之徒,而诸侯东面朝齐。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,以攻伐为贤,而孟轲乃述唐、虞、三代之德,是以所如者不合。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,述仲尼之意,作孟子七篇。
四、诵读领悟。
齐读文中“不违农时……未之有也”这一部分内容。
五、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?它有什么特点?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?
明确:1.给人一种富足、快乐、安详、美好的感觉。统治者役民以时,百姓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,加之普行教化,老有所安,幼有所教,其乐融融。
2.对理想社会的向往。“以天下为己任。”同情人民的苦难。救民于水火的抱负。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。”百折不挠。坚定执著。勇于担当、经世济民的情操。“大丈夫”的人格和精神……
六、齐读课文,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、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。
段解
·第一段:提出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
·第二~四段:分析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
·第五~七段:阐述了孟子“仁政”的具体内容——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
简要分析
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。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“仁义”行“仁政”,即实行所谓“王道”。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,重视人的生存权利。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,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,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“为民父母”,可实际上却“率兽而食人”,是人民的灾星。
《孟子》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,论辩技巧十分高明,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。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,文辞铺张扬厉,时露尖刻,喜用排比、对偶句,笔锋咄咄逼人。
研讨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是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的一章,是表现孟子“仁政”思想的文章之一。论述了如何实行“仁政”以“王道”统一天下的问题。“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”,“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”为文章点睛之笔,突出了本文主旨:只有实行仁政,才能得民心;得民心,才能得天下。这种“保民而王”的主张,实际也是孟子“民本”思想的体现。
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(第1段),提出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。战国时代,各诸侯国的统治者,对外争城夺地,相互攻伐,“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”;对内残酷剥削,劳役繁重,破坏生产力。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、劳力不足。争夺人力,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。梁惠王提出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之前,自诩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”,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,申说自己治国胜于“邻国之政”,“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”。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。“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”,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,为下文的“五十步笑百步”作铺垫。“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”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,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“仁政”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。
第二部分(第2-4段),分析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。孟子不直接回答“民不加多”的问题,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,启发对方,使对方容易接受。“王好战,请以战喻。”总提一句,然后举出两个逃兵“弃甲曳兵而走”的两种情况。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,提出“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如何”的反问,进一步启发,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:“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,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”。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,既回答了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,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:梁惠王的“移民移粟”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,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。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,要使民加多,必须施仁政、行王道。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。
第三部分(第5-7段),阐述了孟子“仁政”的具体内容──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。
第5段阐述“王道之始”的道理。孟子认为,合理地发展生产,使老百姓“养生丧死而无憾”是实行仁政的开端,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。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。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三组排句,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,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。连用“不可胜……也”的句式,给人以吃不完、用不尽的感觉,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接着又用“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”来小结前三组排句,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:“王道之始也。”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、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,并把“使民加多”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。
第6段,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。这一段,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,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,也是“使民加多”的根本措施。“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”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,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。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,显然前进了一步,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。孟子不仅主张养民,还主张教民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”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,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,渲染得有声有色,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。然后用“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”两句承上启下,顺理成章地得出“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”的结论,与前文“王道之始也”相呼应。
第7段,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。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,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。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,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。梁惠王口口声声说“于国尽心”,可是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”,哪里谈得上“尽心”呢?“狗彘食人食”和“涂有饿莩”形成鲜明的对比,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。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,运用比喻进行驳斥:“涂有饿莩”归罪于年成不好,如同“刺人而杀之”归罪于武器一样荒.唐,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。最后两句,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”,言简意赅。不归罪于年岁,而是要反省自己,革除虐政,施仁政,行王道,使百姓住有房,耕有田,吃饱穿暖用足,接受教育,懂得礼义,才能使他们归服。“斯天下之民至焉”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。
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。
首先,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,一句“王好战,请以战喻”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。
其次,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,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,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“用心”于民,做的是远远不够的,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“百步”与“五十步”的区别。
第三,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,具体地说,就是让民拥有“五亩之宅”、“百亩之田”、“鸡豚狗彘之畜”。
不仅如此,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,提出了“谨庠序”的主张,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“衣帛食肉”,“不饥不寒”。
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,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,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,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
1.巧设譬喻,迂回曲折。
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,从侧面、反面、外围人手,逐渐引向本题。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,却先以战设喻,从反面入手,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。这样,文章如曲径探幽,引人入胜;文势则波澜起伏,毫无板滞。
2.逻辑谨严,层层深入。
表面看来,文章铺张扬厉,散漫无纪,实则逻辑清晰,段落分明,层次井然。如先提出问题,再分析原因,后述措施,王道之始,王道之实,实行仁政,均是层层深入、环环相扣。
3.词丰笔活,理足气盛。
善用贴切的比喻、有力的铺排,考究用词,讲求句式。奇句与偶句,单势句与排比句,交错使用,笔势灵活,理直气壮,谈锋犀利,咄咄逼人。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。
梁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。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”
孟子对曰:“王好战,请以战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(yè)兵而走。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曰:“不可!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
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
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(shēng)食也;数(cù)罟(gǔ)不入洿(wū)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(sāng)死无憾也。养生丧(sāng)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
“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(yì)帛矣。鸡豚狗彘(zhì)之畜(xù)(牲畜)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,可以无饥矣;谨庠(xiáng)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(wàng)者,未之有也。
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(piǎo)而不知发,人死,则曰:‘非我也,岁也。’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:‘非我也,兵也。’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”
梁惠王说:“我对于国家,那可真是尽心啦!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,遭饥荒,(我)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,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;河东遭了饥荒,也如此办。考察邻国的统治者,没有哪个君王像我这样用心的。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加减少,我的百姓并不更加增多,这是为什么呢?”
孟子回答说:“大王喜欢战争,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。咚咚地击鼓进军,兵器刀锋相交撞击,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。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,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。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,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,那怎么样呢?”
惠王说:“不可以。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,这也是逃跑呀。”
孟子说:“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,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。”
“不违背农业生产的季节,粮食就会吃不尽(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)。密网不下池沼捕鱼,鱼鳖就会吃不尽(按,古时曾经规定,网眼在四寸[合现在二寸七分多]以下的为密网,禁止下池沼内捕鱼)。斧子按一定的季节(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,那时生长时节已过)入山砍伐树木,木材就会用不尽。粮食和鱼鳖吃不完,木材用不尽,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,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不满,就是王道的开端了。
“五亩住宅的场地(五亩:合现在一亩二分多),在里面种上桑树,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。鸡、猪、狗等家禽、家畜的饲养(豚:小猪。彘:大猪),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,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。百亩的耕地,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,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(数:几)。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,反复进行孝敬父母、敬爱兄长的教育(庠序:学校,殷代叫序,周代叫庠),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着重物走在路上了。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,普通百姓饿不着、冻不着,能达到这样的地步,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,是不曾有过的事。
“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,而不知道加以约束,道路上有饿死的人,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,老百姓死了,就说:“‘这不是我的罪过,是年成不好造成的。’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,把人杀死后,却说‘杀死人的不是我,是兵器’有什么不同?大王不归罪于年成,那么,天下的老百姓(指别的诸侯国的人)就会前来归顺了。”
教学目标
1.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。
2.能归纳“数、发、直、兵、胜”多义词的义项,掌握“或……或……”“直……耳,是……也”“是何异于……”几个句式的特点。
3.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。
教学重点
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。
教学难点
课文中“以五十步笑百步”的比喻的理解。
教具准备
录音机、投影仪、教学磁带、投影胶片
课时安排
3课时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[教学要点]
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,熟读课文。
[教学步骤]
一、导语
同学们,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》,其中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,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。“得道多助”“失道寡助”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。之所以会这样,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,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。今天,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.文章《寡人之于国也》,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。
二、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
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子的介绍来了解。
教师适当补充:
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,主张效法先王,推行仁政,宣扬性善,反对功利,反对战争,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,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。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,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,具有进步意义。
三、熟读课文
1.放录音二遍。
第一遍学生听,要求认真听,同时认真看课文,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。
第二遍,学生跟着录音轻读。
2.学生各自朗读课文。
3.教师出示投影内容,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。
投影
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,给加点字注音,是通假字的注明。
(1)弃甲曳兵
(2)涂()有饿piǎo()
(3)鸡豚()狗彘()之畜()
(4)数()罟()不入wū()池
(5)无()失其时
(6)谨庠()序之教
(7)颁()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(8)申之以孝tì()之义
答案:
(1)yè
(2)涂tú通假字,同“途”莩
(3)túnzhìxù
(4)cùgǔ
(5)无wú通假字,同“毋”
(6)xiáng
(7)颁bān通假字,同“斑”
(8)悌
4.学生各自朗读课文。
5.3、4名同学朗读,以此检查朗读情况,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。
6.男女同学比赛朗读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 教案
【教学目的】
1、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,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。
2、了解孟子答问过程,论辩艺术及其好辩、善辩的主客观原因。
3、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。
4、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。
【教学重难点】
1、孟子的仁政思想。
2、孟子的论辩艺术。
3、通假字:颁斑、无毋、涂途。
4、一词多义:之、王、时、食、数。
5、固定格式:直耳、是也、或或、何如。
【教学设想】
1、层层分析,指导背诵。
2、插入文学常识,帮助学生理解课文。
3、比较孔、孟思想,可展开讨论。
【教学时数】
2课时。
【教学步骤】
一、导入新课
有这么一个故事:
某地盛产沙丁鱼,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,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。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。然而,有一个聪明的渔夫,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,为什么呢?原来,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,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,动了起来,增强了活力。
那么,同学们,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.道理呢?
对,是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那么,这是谁说的?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?有哪些名句?
(学生答:孟子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。)
好,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,学习他的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。
二、子和《孟子》
孟子,名轲(前372~前289),字子舆,邹(今山东邹县)人,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,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,是孔子学说的嫡传。后世常以孔孟并称,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。
更为可贵的是,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。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,占有、挑选、创新。例如: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,主张社会分工;主张仁政,提出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;他还提出性善论,人之初,性本善,等等。
《孟子》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。全书共七篇,各篇分上下,为儒家经典著作,与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合称四书。
三、朗读课文
1、重申要求: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。
2、选择方式:
⑴齐读。(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。)
⑵个别读。(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。)
⑶范读。(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。)
⑷分角色读。(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。)
四、课文分析
1、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,全文结构自然呈现。
⑴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(1段)
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(2、3、4段)
⑶斯天下之民至焉。(5、6、7段)
⑷概括各部分的内容。
2、诵读第1段。
思考: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,他作了哪些呢?
提示: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
思考:梁惠王这么做,结果如何呢?
提示: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。
思考: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?
提示:于国尽心,而民不加多。
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,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(《史记・魏世家》),于是数位贤者,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,为之出谋献策。
重点词语理解:之、焉、凶、加。
3、诵读第2、3、4段。
问: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?
答: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,更便于启发对方。
问: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?
答:五十步笑百步。
问:在孟子看来,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?
答: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。要使民加多,必须施仁政,行王道。
重点词语理解:鼓、既、曳、或、以、走、无。
固定格式:或或、直耳、是也。
4、指导学生背诵第一、二部分。
(第一课时完。)
五、检查第一、二段的背诵
注意背诵技巧。
六、分析课文第三部分
1、诵读第5段:
措施效果
1,不可胜食也。养生
2,不可胜食也。丧死――→王道之始
3,不可胜用也。无憾
本段层次:①②③/④/⑤
重点词语理解:违、胜、数罟、时、养生、丧死、始
词类活用:丧死――为动用法。
2、诵读第6段:
措施效果
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――――五十者衣帛
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――――七十着食肉
――→王道之成
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――――数口之家,可以无饥
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――――黎民不饥不寒
重点词语理解:树、衣、畜、无、庠序、孝悌、颁、负戴、王
词类活用:衣、王――名词作动词
特殊句式:未之有也――宾语前置
3、诵读到7段:
思考: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?
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
社会极端不平等,国家治理得不好。
问: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,是哪一句呢?
答: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殍而不知发,人死,则曰:非我也,岁也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非我也,兵也?
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,非常荒唐。最后,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,施行仁政。王无罪岁,则天下之民至焉。
重点词语理解:检、涂、莩、发、岁、斯。
七、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
1、合理地发展生产,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。
2、教养百姓,使民心归顺。
3、害民的并非荒年,而是虐政。
4、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,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,革除虐政,施行仁政,行王道,以民为本,使老百姓住有房,耕有田,吃饱穿暖用足,接受教育,懂得礼义,真心归附。
八、写作特点
1、结构严谨。
2、善用比喻。
3、气势充沛。
一、教学要求:
1.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,能以旧推新。
2.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。
3.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。
二、教学重点: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,翻译课文。
三、教学难点 :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。
四、课型:新授课
五、教学方法: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。
六、教学时数:2课时
七、教学内容及步骤:
第一课时
教学要点:朗读课文,疏通讨论分析1-3段。
教学内容及步骤:
一.教学导入 :
同学们,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,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。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一文,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,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。
二.孟子及《孟子》介绍:
孟轲(约前372~前289)战国时期邹人,名轲,字子舆,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,儒家大师。《孟子》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。孟子的主要主张是:仁政,民贵,君轻。与孔子合称孔孟。孔子被尊为圣人,孟子被尊为亚圣。
三.预习检测:
1.正音练习。
数罟(gǔ)洿池(wū)鱼鳖(biē)河豚(tún)狗彘(zhì)庠序(xiáng)孝悌(tì)饿莩(piǎo)
2.朗读课文,注意断句。
① 上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
四.分析课文第一段:
1.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?
答:之是助词,无意义(另有一种解释:这样,亦通);于是对于的意思。
2.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?
答: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,加强语气。
3.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。
① 凶
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
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
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,残暴
D甫闻凶讯不幸,多指丧事
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
② 加
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
B欲加之罪,何患无词施加
C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放上
D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增加
E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夸大
4.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?
答: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。
小结: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,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。
五.分析解读二三段。
1.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?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?
答:鼓是名词用作动词,敲鼓。《曹刿论战》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。
2.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。
或
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
B天之行,或日或雨有时
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
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
直
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
B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与曲相对
C理直气壮正确
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
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
3.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?
答: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。
小结: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。
六.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,教师加以指点。
七.布置作业 :
朗读并背诵前三段。
第二课时
一.复述前三段内容,抽查翻译情况。
二.分析解读四五段:
1.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。
① 无
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,不要的意思
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,没有
C地无四方,民无异闻不论,不分
② 胜
A谷不可胜食也尽,完
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,取胜
C予观乎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优美
D数石之重,中人弗胜承担,承受
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
③ 数
A数罟不入洿池密
B数口之家,再以无饥矣几
C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屡次
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
E数不胜数计算
2.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?
答:使老百姓丰衣足食,生活安定。
小结: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。
三.分析解读第六段。
1.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?
答:树是名词用做动词,种植。
2.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。
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,介词
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
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
D王好战,请以战喻用
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,表目的.
F田家候之,以兴农事根据
G固以怪之矣 通已,已经
3.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?
答:名词作动词,分别是穿、吃的意思。
4.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?王又当何以解?
答: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,不同于现代汉语;王是名词用作动词,意思是称王。
5.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?
答:是宾语前置句式,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,宾语前置。
6.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?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?
答:仁政;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,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,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。
小结: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,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,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。
四.分析解读第七段。
1.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?
答:检是约束的意思;涂是通假字,同途,道路;发是发放的意思。
2.非我也,岁也是什么句式?
答:判断句式,也表判断。
3.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?
A非我也,兵也武器
B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用军队
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
D穷兵黩武兵力
4.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?
答:罪是名词作动词,归罪。
5.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,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?
答: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;后者是这,代词。
小结: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。
五.朗读课文四至七段,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(教师进行指点,或预先点译难句)。
六.讨论: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?
提示: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,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。
七.布置作业 :
1.完成课后练习,并当堂讨论订正。
2.背诵全文。
寡人之于国也精品教案
一、教学要求:
1.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,能以旧推新。
2.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。
3.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。
二、教学重点:
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,翻译课文。
三、教学难点:
孟子“仁政”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。
四、课型:
新授课
五、教学方法:
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。
六、教学时数:
2课时
七、教学内容及步骤:
第一课时
教学要点:朗读课文,疏通讨论分析1-3段。
教学内容及步骤:
一.教学导入:
同学们,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“文德服人”的治国原则,了解了儒家的.“仁爱”思想。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一文,了解一下孟子的“仁政”思想,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。
二.孟子及《孟子》介绍:
孟轲(约前372~前289)战国时期邹人,名轲,字子舆,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,儒家大师。《孟子》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。孟子的主要主张是:仁政,民贵,君轻。与孔子合称“孔孟”。孔子被尊为“圣人”,孟子被尊为“亚圣”。
三.预习检测:
1.正音练习。
数罟(gǔ)洿池(wū)鱼鳖(biē)河豚(tún)狗彘(zhì)庠序(xiáng)孝悌(tì)饿莩(piǎo)
2.朗读课文,注意断句。
① 上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
四.分析课文第一段:
1.“寡人之于国也”中“之”和“于”是什么用法?
答:“之”是助词,无意义(另有一种解释:“这样”,亦通);“于”是对于的意思。
2.“尽心焉耳矣”中“焉耳矣”是什么用法?
答:“焉耳矣”三个语气助词连用,加强语气。
3.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。
① 凶
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
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
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,残暴
D甫闻凶讯不幸,多指丧事
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
② 加
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
B欲加之罪,何患无词施加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教案范例
一、教学要求:
1.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,能以旧推新。
2. 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。
3.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。
二、教学重点: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,翻译课文。
三、教学难点:孟子“仁政”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。
四、课型:新授课
五、教学方法: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。
六、教学时数:2课时
七、教学内容及步骤:
第一课时
教学要点:朗读课文,疏通讨论分析1-3段。
教学内容及步骤:
一. 教学导入:
同学们,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“文德服人”的治国原则,了解了儒家的“仁爱”思想。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一文,了解一下孟子的“仁政”思想,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。
二. 《孟子》介绍:
孟轲(约前372~前289)战国时期邹人,名轲,字子舆,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,儒家大师。《孟子》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。孟子的主要主张是:仁政,民贵,君轻。与孔孟合称“孔孟”。孔子被尊为“圣人”,孟子被尊为“亚圣”。
三. 预习检测:
1. 正音练习。
数罟(gu)洿池(wu)鱼鳖(bie)河豚(tun)狗彘(zhi)庠序(xiang)孝悌(ti)饿莩(piao)
2. 朗读课文,注意断句。
① 上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
四. 分析课文第一段:
1.“寡人之于国也”中“之”和“于”是什么用法?
答:“之”是助词,无意义(另有一种解释:“这样”,亦通);于”是对于的意思。
2.“尽心焉耳矣”中“焉耳矣”是什么用法?
答:“焉耳矣”三个语气助词连用,加强语气。
3.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。
① 凶
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
B凶多吉少 不吉利的事
C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,残暴
D甫闻凶讯 不幸,多指丧事
E缉拿元凶 杀人的人
② 加
A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
B欲加之罪,何患无词 施加
C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 放上
D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增加
E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 夸大
4.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?
答: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。
小结: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“邻国之政”进行比较,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“邻国之政”并无本质区别。
五. 分析解读二三段。
1.“填然鼓之”中“鼓”是什么用法?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?
答:“鼓”是名词用作动词,敲鼓。《曹刿论战》中“一鼓作气”用法与此相同。
2.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。
或
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
B天之行,或日或雨 有时
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
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
直
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
B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 与“曲”相对
C理直气壮 正确
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“值”
E直上载公子上座 径直
3.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?
答: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——“好战”。
小结: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。
六. 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,教师加以指点。
七. 布置作业:
朗读并背诵前三段。
第二课时
一. 复述前三段内容,抽查翻译情况。
二. 分析解读四五段:
1. 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。
① 无
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同“毋”,不要的意思
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不,没有
C地无四方,民无异闻 不论,不分
② 胜
A谷不可胜食也 尽,完
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胜,取胜
C予观乎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 优美
D数石之重,中人弗胜 承担,承受
E自古邪不胜正 超过
③ 数
A数罟不入洿池 密
B数口之家,再以无饥矣 几
C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 屡次
D愿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
E数不胜数 计算
2. 孟子认为实现“王道”首先应做到什么?
答:使老百姓丰衣足食,生活安定。
小结: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。
三. 分析解读第六段。
1.“树之以桑”中的“树”是何用法?
答:“树”是名词用做动词,种植。
2.解释下列句子中“以”的用法。
A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,介词
B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
C以五十步笑百步 因为
D王好战,请以战喻 用
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,表目的
F田家候之,以兴农事 根据
G固以怪之矣 通“已”,已经
3.“七十者衣帛食肉”中“衣”“食”是什么用法?
答:名词作动词,分别是穿、吃的意思。
4.“然而不王者”中“然而”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?“王”又当何以解?
答:“然而”的意思是“这样却”,不同于现代汉语;“王”是名词用作动词,意思是称王。
5.“未之有也”有什么句式特点?
答:是宾语前置句式,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,宾语前置。
6.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?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?
答:“仁政”;这是对儒家“仁爱”思想的再发展,是“仁爱”思想的政治化,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"。
小结: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“仁政”的方针路线,他认为只有实行了“仁政”,才能以“王道”统一天下。
四. 分析解读第七段。
1. 本段中的“检”“涂”“发”各作什么解释?
答:“检”是约束的意思;“涂”是通假字,同“途”,道路;“发”是发放的意思。
2. “非我也,岁也”是什么句式?
答:判断句式,“也”表判断。
3. 下列各句中的“兵”各是什么用法?
A非我也,兵也 武器
B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用 军队
C五万兵难卒合 兵士
D穷兵黩武 兵力
4. “王无罪岁”中“罪”是什么用法?
答:“罪”是名词作动词,归罪。
5. “斯天下之民至焉”中“斯”与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”中的“斯”意思是否相同?
答:这里是“则”“那么”的意思;后者是“这”,代词。
小结: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。
五. 朗读课文四至七段,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(教师进行指点,或预先点译难句)。
六. 讨论:孟子的“仁政”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?
提示: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,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。
七. 布置作业:
1. 完成课后练习,并当堂讨论订正。
2. 完成《黄冈考典》配套练习。
★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
★ 《寡人之于国也 》
★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
★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课件
★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
★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素材挖掘与写作运
★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导学案(高一必修三)
★ 必修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学案
★ 人教版必修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学案
★ 高二语文离骚教案
上一篇:有没有办法屏蔽骚扰电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乐乐学教研网精心为你收集整理了高二语文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教案(精选14
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,骚扰电话也愈发猖獗。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在采取措施
诸多的对于甲醛的危害和清除方法视频,甲醛的危害和清除方法这个问题都
本周末,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大专题陈列的收官之作,“中国古代玉器”
假面骑士Geats第48话已经放送,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49话的预告吧。首先
1、在爱的面前别后退,应该主动去爱别人,不要等到别人来爱你,因为人海茫
今天小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语音聊天真的可以赚钱吗,语音聊天好处
8月19日,“乐韵书香——《陈小奇文集》阅读分享会”在南国书香节期间
直播吧8月20日讯在新赛季首轮意甲联赛,国米主场2-0战胜蒙扎。国米主帅
聊聊一篇械认知实践教程,对于机械认知实践教程简单介绍的文章,网友们